学校首页

最近更新
【实路·星程】第一期·优秀实习生成长实录 ——康复实习之路上的成长蜕变
来源: 时间:2025-08-15 浏览:

踏入康复治疗行业实习,我仿佛进入了全新天地,在专业实践、职业认知与心态转变中,经历着从校园到职场的深刻蜕变。

一、初窥行业:认知的颠覆与构建

初到实习单位,康复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便给我非常非常强烈冲击。过去以为康复就是按摩、理疗这些常规手段,实际却发现,康复设备正快速融入。比如颈椎病的牵引,大型仪器辅助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还有用于平衡障碍患者训练,让治疗有趣简单又高效。行业朝着精准化、智能化、个性化飞速发展,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设备、新技术,才能跟上节奏。

企业文化也悄然塑造着我。实习医院的 “用专业传递温度,以康复重启希望” 理念,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带教老师对待患者,不仅关注功能恢复,更重视心理疏导。有位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治疗师每次治疗都会耐心陪伴聊天,鼓励他参与训练,这种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并重的文化,让我明白康复治疗不只是技术活儿,更是心灵的交流,要帮患者重建生活信心。

岗位要求上,康复治疗师远非 “操作仪器、执行方案” 这么简单。评估要精准,得像侦探一样,从患者复杂症状里找根源;治疗方案要灵活,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实时调整;沟通要高效,得让患者、家属、多学科团队都清楚治疗目标与进程。第一次跟进评估患者,面对一堆检查数据和患者描述的不适,我慌了神,不知从何入手,这才懂岗位对综合能力的高要求,得把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要有临床思维。

二、实践突围:在挑战中破茧

实习中,难题接踵而至。有位因腰椎间盘L4 - S1突出术后的患者,双腿无法长期直立行走,长期卧床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心理也极度消极,不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我作为参与治疗的一员,最初毫无头绪。带教老师指导我,先从建立信任开始,每天陪患者唠唠家常,在病房里给患者简单放松肌肉,不仅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也锻炼了自己的手法,更加了解她对康复的恐惧与顾虑,再结合关节松动术改善关节活动度,用功能性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进行ptotst、同时制定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计划。

过程中,患者肌力提升缓慢,步行前至不进,我陷入自我怀疑,觉得是不是方法不对。带教老师告诉我,脊髓损伤相关康复本就周期长、难度大,要盯紧细微进步,调整方案时更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我重新梳理治疗计划,辅助减重步行训练,加之老师不断针灸推拿治疗,没想到患者参与度高了,肌力也慢慢有了提升。每次训练都在不断进步,从开始能独立走五米到十米循序渐进,直至一周前,患者已经能独立用扶手上下楼梯,那眼中的光亮,让我懂了,面对康复难题,不能死磕技术,要技术、心理、耐心多管齐下,灵活应对。

三、职业觉醒:从“学生”到“实习治疗师”

实习越久,职业规划越清晰。以前觉得康复治疗师就是执行医嘱,现在明白,我们是患者康复旅程的 “领航员” ,要懂预防、治疗、后期回归社会的全流程。行业需要既精技术,又懂患者管理、能搞科研创新的人才。我开始主动学习神经康复前沿研究,参与科室案例讨论,希望未来能在脊髓损伤康复领域深入钻研,帮更多患者重回正常生活。

我的心态也从被动变主动。起初,我等着老师安排任务,遇到问题就躲。后来看到患者因我们的努力,从绝望到重拾希望,那种成就感推着我主动找活干,主动跟患者沟通、主动问问题学习。校园思维里的 “完成任务” ,变成职场思维的 “追求效果” ,懂得为患者康复结果负责,主动担当起这份职业的重量。

四、行业温度:感悟与传承

在康复治疗行业实习,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对 “生命守护” 的深刻理解。每一次帮助患者抬起僵硬的肢体,每一回见证患者重新迈出步伐,都让我坚信这份职业的价值。我想把这些故事分享给学弟学妹,让大家知道康复治疗不只是技术,更是用爱与专业点亮希望的事业。希望我们都能在这个充满温度的行业里,持续成长,做患者康复路上的 “光” ,也通过优质实习反馈,让学校教学更贴合临床需求,培养出更多懂技术、有温度的康复人才。

姓名:岳慧

学院:智慧康养学院

专业:康复治疗学

班级:23-4

实习单位: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实习岗位:康复治疗岗

实习起止时间:2025.7.92026.3.9

校内指导教师:刘鹏远

联系电话:1565352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