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搭建校企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9月23日,我校职业赋能中心联合福山区夹河新城建设服务中心,举办了2025年度青年人才“职场面对面”专题宣讲会。本次活动汇聚行业优质企业资源,聚焦青年学子职业发展需求,为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搭建沟通桥梁。
活动启航:政校企聚力,共育未来人才
福山区夹河新城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辛中华、产业招商科科长牟东亮、副科长张玲熙等出席活动;烟台通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并宣讲;我校就业创业处、财经商贸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会。
辛中华表示,将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区域产业与教育资源,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推动形成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的协同育人格局。
参会企业代表结合企业发展特色、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理念分享了对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强调现代产业亟需具备跨专业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的青年力量。
财经商贸学院特聘教授韩东平在宣讲会上致辞,指出产业是船,人才是帆,教育是风,只有政企校同乘一船、共扬一帆,同心协力才能驶向更远航程。
我校围绕 “6+N” 专业结构布局及“三院三园” 办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始终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与项目式教学改革,需要与企业在课程共建、师资互聘、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具备 “三素养一技能” 的应用型人才。
文化传媒板块:新媒体与文旅融合新机遇
文化传播领域企业提出希望与学校在新媒体运营、文化创意相关专业探索 “项目制教学” 合作,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助力学生积累行业实战经验,同时为企业储备具备实操能力的后备人才。
卡路里综合训练馆董事长张宝东以“科学健身、快乐运动”为核心,介绍了训练馆作为区域内专业运动空间的定位,详细展示了馆内进口高端器械、多元课程体系及专业教练团队优势,并针对视频运营实习生、直播实习生岗位的任职要求与发展前景进行解读,为热爱体育与新媒体行业的学子提供了清晰的职业路径。
上海张唐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理郭绍奇分享了企业在艺人经纪、商业拍摄、大型活动执行领域的行业资源与成功案例,包括2024年烟台电音泼水节、2025年青岛明月山海间跨年烟花秀等标志性项目。并针对主播、助播岗位,解读了文化传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能力要求,鼓励具备沟通表达优势与创意能力的学子加入,共同探索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青岛复兴之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主任王艳依托企业与中铁文旅集团、中铁纪念票证有限公司的合作优势,介绍了公司在铁路文旅宣传、海外购平台运营领域的特色业务,以及中欧班列进口保税商品宣传服务等创新模式。她针对乘务岗位的职责要求与晋升通道进行说明,为学子提供了投身交通文旅融合领域的就业选择。
制造与电子板块:技能成才,实干兴业
电子制造领域企业则依托其全球生产基地布局、先进技术体系及完善的员工培养体系,结合生产操作工、品质检查员、设备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建议学校进一步强化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块,双方可探索共建实训基地,通过定向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
烟台通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理许兴华聚焦企业“一体两翼,多元化发展战略”,回顾了公司2014年成立以来在铝挤出型材生产、铝零部件深加工领域的突破与成就。重点推介了仓库管理、项目工程师(项目助理)、质量工程师等岗位,强调公司重视技能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与我校智能制造学院相关专业高度契合,为学子投身高端制造业搭建了优质平台。
喜星电子(烟台)有限公司经理陈传龙介绍了企业以BLU 事业为主构筑了 Global根据地及核心部品 Infra 并确保竞争力及持续成长。他详细讲解了生产操作工、品质检查员、设备维修工等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薪资福利,重点强调公司为员工提供的免费三餐、住宿、班车服务及系统化培训体系,让学子对外资企业的职业环境与发展空间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此次专题宣讲会,是我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学子搭建起了解行业前沿、对接优质岗位的平台,助力其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竞争力,更推动了学校与区域优质企业的深度互动,为后续校企在订单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校将继续坚守“用教育点亮未来”的使命,以“三院三园”办学体系为依托,持续深化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合作,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