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全国新能源智慧运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烟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会在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举行。会上,我校凭借在产教融合领域的突出实践与行业影响力,被授予全国新能源智慧运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及烟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称号,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区域产业升级、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方面迈入新阶段。
双荣誉加身,彰显产教融合硬实力
此次授牌仪式由来自山东省教育厅、烟台市教育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及全国57所院校、2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的代表共同见证。我校凭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专业深耕,以及与比亚迪、博世华域等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经验,脱颖而出,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中的核心成员。
我校智能制造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荣誉的获得既是行业对学校办学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学校长期深耕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的激励。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聚焦新能源智慧运载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需求,构建“政校行企研”协同育人生态。
共谋发展大计,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新能源智慧运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导,旨在整合政、校、企、行、研资源,构建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生态。烟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则聚焦区域产业特色,推动本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两大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智慧运载领域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迈入新阶段。
大会期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指导单位明确提出,共同体将通过“企业出题、院校解题、联合答题”的机制,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我校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将深度参与共同体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技术技能培训及职教出海等核心工作。此外,在新能源智慧运载行业发展论坛上,行业专家围绕“教学工厂”“工程师学院”等创新模式展开探讨,为学校优化专业群布局、提升科研攻关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立足烟台,服务山东“十强产业”
烟台作为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正全力打造新能源智慧运载产业集群。我校始终紧扣区域发展战略,近年来与本地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支撑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此次加入两大共同体,将进一步发挥副理事长单位的引领作用,联合烟台大学、上汽通用东岳汽车等成员单位,在烟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共同体中聚焦“人才共育、科研合作、平台搭建”三大方向,助力烟台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创新高地。
未来,我校将以两大共同体为载体,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探索“职业教育+产业创新”的烟台模式,为山东省“十强产业”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人才与技术支撑。